2009/09/07

【Tues. 電影評論】戴立忍﹣不能沒有你



《不能沒有你》是演而優則導的戴立忍的作品,以真實案例作為電影範本,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社會寫實電影。
認識戴立忍是從蔡岳勳導演的電視劇《白色巨塔》開 始,看戴立忍演戲是種享受,姑且不論感情濃度是否誇張,但無時時刻都有如箭在弦上地張力與鮮明明星魅力。
這部成本僅六百多萬的作品,陸續拿下台北電影節百 萬首獎、日本 SKIP CITY 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、南非德班國際影展,更要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外語片拼入圍。

故事描述個性古意的無照潛水伕社李武雄,因同居人離去,獨力扶養七歲的女兒妹仔,妹仔到了入學的年紀要補報戶口時,武雄才被告知同居人的配偶欄是另外一個男人,也就是說他並沒有監護權,而他開始尋求相關單位與踏入政治界的昔日同學求助,他堅持著自己的小孩自己養,但回歸法律層面他確實站不住腳,就連在人情 上面他也沒有得到安慰,相關人士表面像是在積極協助處理,實際上卻都事不關己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互踢皮球…...
社會寫實題材的作品有時候也容易落入任意鞭撻 的迷思,但脫離演員角色、擔任起導演的戴立忍,比起隨時隨地都有如暴風中心似的搶眼演出,變換成導演的他反而顯得不慍不火,全片以黑白色調貫穿,保持著恰 如其分地「距離感」,固然靠近事件卻又不會「緊貼」著事件,不論從劇情、演員表現、鏡頭、配樂等等都維持著質樸不浮誇地調性,讓電影產生一種平衡,對於我 個人而言並不覺得全片有爆炸性大高潮,但看完後是有餘味的。在藝術創作上,有時候平衡感也會成為決定作品好壞之關鍵,舉一個例子,像美國偵探小說家卜洛克 的私家偵探史卡德系列,有大量的內心獨白,當然卜洛克的內心獨白有種蒼涼的美感,像我個人就是沉迷不已,卜洛克是個厲害的作家以至於能夠拿捏得宜,但這種 內心獨白一旦處理不好,不只顯得過分自戀、自溺還會落得像碎碎念惹人嫌。

面對社會的不公不義,《不能沒有你》除了讓僵化體制攤在陽光下供觀眾思考之外,還用深層地凝視取代銳利怒視。電影中把燙手山芋互相推來推去的官僚心態儘管 可恨,但換個角度想,就算出現真正有心幫助的人,或許又會卡著法律這一關上,對於體制,戴導在這部電影中給我的感覺是無奈多於批判的。有人會說法律之外有 人情,但如果你只是個沒錢沒勢的小老百姓,人情怎麼也不會做給你,道理就跟跳不高的籃球員得不到空中接力的機會一樣,若你是個空中飛人,大家都想傳球給你 替自己添上助攻。講的露骨點,當一個人沒剩下任何利用價值時,基本上也等同於喪失了生存的立足點。就像李武雄想尋求記者協助陳情時,記者一丁點興趣也沒 有,等到攀上天橋帶著女兒作勢要往下跳時,記者就腎上腺素飆高、見獵心喜,李武雄的地位從「不是咖」一躍成為本日super star。我們常常說體制是現實的,但體制並非從天而降,是由所有的人所連袂創造而成的,不管是餵養體制的人、被壓迫卻束手無策只能默默忍耐的人、冷眼旁 觀的人等,總之大家都替體制怪獸出了一份力,除非歸隱深山自耕自食,不然只要我們還身在大都市的一天,誰也別說自己是置身事外的。



by 烏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